首 页
人才培养
中医师承
蒋士生工作室
工作室简介
名老中医个人简介
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团队
荣誉展示
工作室动态
科学研究
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薪火传承
传承谱系
传承弟子
弟子研究及感悟
传承之路
专著与论文
学术讲座
视频专栏
医案荟萃
特色经验方
养生保健
大师风采
媒体报道
个人剪影
生活逸事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诊疗规范
来源:撰稿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12:06  浏览:

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组织缺损系由胃酸,胃蛋白酶自我消化所致,故称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上腹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等特点,伴反酸嗳气,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可有神经功能症候群。近年发现其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关系密切,故对H.pylori阳性者又称为H.pylori相关性溃疡。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胃脘痛、反酸、嘈杂等,认为其发病乃肝胃不和、气瘀互结、胃络不通所致。

【诊断规范】

《西医诊断要点》

一、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伴反酸者—初步诊断

二、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基本诊断

三、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查HP)或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见胃或十二指肠有龛影或球部变形者—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所以需要与其他上腹部疼痛症状的疾病相鉴别。此外,亦需与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促胃液素瘤鉴别。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指由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愧于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肝胆胰腺疾病)者而言,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此症颇常见,多见于年轻妇女。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和食欲减退等,有时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通过胃镜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可以鉴别。

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并放射至背部,伴发热、黄疸的典型病例不难与消化性溃疡鉴别。对不典型的患者,鉴别需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3、胃癌   胃溃疡和胃癌很难从症状上做出鉴别,必须依赖钡餐和胃镜检查,特别是后者可在直视下取组织做病理检查。Ⅲ型(溃疡型)早期胃癌的内镜和X线表现易与良性溃疡相鉴别。恶性溃疡X线钡餐检查示龛影位于胃腔之内,边缘不整,龛影周围胃壁强直,呈结节状,想溃疡聚集的皱襞有融合中断现象;内镜下恶性溃疡性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苔污浊,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必须注意的是①对于怀疑恶性溃疡而一次活检阴性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复查胃镜并再次活检②强力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后,溃疡缩小或部分愈合不是判断良、恶性溃疡的可靠依据,对胃溃疡患者要加强随访。

4、促胃液素瘤   亦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в细胞分泌大量促胰液素所致。肿瘤往往很小(小于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大量促胃液素可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处于高酸环境,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和不典型部位(十二指肠降段、横段、甚或空肠近端)发生多发性溃疡。与常见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要点是溃疡发生不典型部位,且难治性特点,有过高胃酸分泌及空腹血清促胃液素(200pg/ml,500pg/ml)

 [中医辨证标准]

 1 肝胃不和证

(1)主要症候:①胃脘胀痛,窜及两胁;②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③嗳气频繁;④嘈杂泛酸;⑤脉弦。

(2)次要症候:①口苦;②胸闷食少;③性急易怒;④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

2.脾胃虚寒证

(1)主要症候:①胃脘隐痛,喜温喜按;②空腹疼痛,得食痛减;③泛吐清水;④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2)次要症候:①畏寒肢冷;②头晕或肢倦;③纳呆食少;④便溏腹泻;⑤脉沉细或迟。

(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

3.胃阴不足证

(1)主要症候:①胃脘隐痛或灼痛;②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③大便干燥;④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2)次要症候:①口干舌燥;②纳呆干呕;③失眠多梦;④手足心热;⑤小便淡黄。⑥脉细数。

(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

4.寒热夹杂证

(1)主要症候:①胃脘隐痛或胀痛,喜温按;②口苦而淡;③大呕吐酸水;④舌淡或淡红,体胖有齿痕,苔黄白相间或苔黄腻。

(2)次要症候:①口干失眠;②大便时干时稀;③小便淡黄;④脉细弦。

(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或加次证2项。

5.瘀血阻络证

(1)主要症候:①胃脘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处不移;②胃痛拒按,食后胃痛加重;③舌质紫暗或见瘀斑。

(2)次要症候:①胃痛剧烈,可痛彻胸背,肢冷汗出;②呕血或黑便史;③小便淡黄;④脉细弦脉涩或沉弦。

(3)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或加次证1项。

【入院标准】

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嗳气,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可有神经功能症候群。

2.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3.胃镜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灶(兼查幽门螺旋杆菌)或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见胃或十二指肠有龛影或球部变形。

【诊疗规范】

[一般治疗]

1.避免致病外因

 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树立胜病信心;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咖啡、浓茶和非甾体抗炎药物。

2.改善机体内因

3.调节神经功能,进行精神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镇静剂或抗抑郁药;调节胃肠功能,酌情分别给予解痉剂(阿托品、普鲁卡因、颠茄片等)、促动力剂(吗丁啉、西沙比利、莫沙必利、曲美布汀等)、抗胆汁返流剂(消胆胺、铝碳酸镁、甘羧铝片等)。

[西医治疗]

克服攻击因子(包括抑酸剂如氢氧化镁等,抑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增强防御因子及抗HP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汤剂,中成药,针灸,水针,穴位贴敷。

[中西医结合治疗]

1.克服攻击因子

①制酸剂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②抑酸剂如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胃泌素受体抑制剂(丙谷胺),毒菌碱性受体拮抗剂(颠茄、阿托品、山莨胆碱、哌吡氮平等)。

2.增强防御因子

应用粘膜保护剂如铋剂(德诺、丽珠得乐、果胶铋等)、硫糖铝、米索前列醇、麦滋林、施维舒等。

3.抗HP治疗

②HP根除推荐的治疗方案

一线方案(按疗效顺序排列):①PPI/RBC(标准剂)+A(1.0g)+C(0.5g)2/d*7d;②PPI/RBC(标准剂)+M(0.4g)+C(0.5g)2/d*7d;③PPI/RBC(标准剂)+A(1.0g)+F(0.1g)/M(0.4g)2/d*7d;④B(标准剂量)+F(0.1g)/M(0.4g)+C(0.5g)2/d*7d;⑤B(标准剂量)+M(0.4g)+T(0.75-1.0g)2/d*14d;⑥B(标准剂量)+M(0.4g)+A(0.5g)2/d*14d;

因病情或经济状况也可以H2受体拮抗剂(H2RA)替代PPI(如:西咪替丁400mg、雷尼替丁150mg、法莫替丁20mg)。

二线方案:①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 3/d)+T(0.75-1.0g)2/d*7-14d;②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 )+T(0.75-1.0g)2/d*7-14d。

代号说明:①PPI:质子泵抑制剂;②RBC: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mg;③A:阿莫西林;④C:克拉霉素;⑤M:甲硝唑或替硝唑;⑥T:四环素;⑦B:铋剂:⑧F:呋喃唑酮。

 ③如何选择治疗方案:Ⅰ方案因病种稍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疼痛症状明显时,选用抑酸剂为基础方案。Ⅱ以疗效为主:选择的抗生素中包括克拉霉素,可使HP的根除率提高10%-20%。Ⅲ考虑经济问题:H2RA或铋剂+2种抗生素(选择价格较便宜者,如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胃内滞留型庆大霉素缓释片等。Ⅳ疗程短:含克拉霉素的方案疗程为1周。Ⅴ根除治疗失败者:可改用二线方案或酌情更换更敏感药物或适当增加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剂量与疗程。

④如何避免耐药株的产生:Ⅰ严格掌握HP根除的适应症。Ⅱ联合用药,与胶体铋剂或RBC合用可以降低或避免HP的耐药性。Ⅲ加强医生对HP治疗知识的普及与更新。Ⅳ有条件的可以治疗前做药物耐药敏感试验,避免使用对HP耐药的抗生素。Ⅴ不断开发治疗HP 的新药。

4.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

(1)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加减:柴胡9g,炒白芍15g,炙甘草3g,枳壳9g,川芎9g,香附10g,沉香1g(超微颗粒),郁金12g,青皮9g,川楝子10g。加减:疼痛明显者加元胡15g,三七粉3g(冲服);嗳气明显者加沉香2g,白蔻仁10g(后下);苔厚腻者加厚朴10g,薏苡仁15g;伴反酸者加海螵蛸10g,浙贝母10g(超微颗粒)。

(2)脾胃虚寒证: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15g,桂枝10g,白芍15g,高良姜9g,香附10g,广木香10g,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10枚。加减:吐清水明显者加姜半夏10g,陈皮10g,干姜10g;反酸明显者加吴茱萸3g,乌贼骨10g,瓦楞子10g;大便隐血阳性者加炮姜炭10g,白芨10g,仙鹤草15g,地榆炭10g。

(3)胃阴不足证:治宜健脾养阴,疏肝益胃。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12g,麦冬10g,炒白芍15g,甘草3g,生地15g,玉竹10g,石斛12g,香橼10g,柴胡9g,生山楂10g。加减: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10g,柏子仁10g;反酸嘈杂者加瓦楞子10g,浙贝母10g;神疲乏力者加黄芪15g,太子参15g;舌红光剥者加玄参15g,伴失眠者加酸枣仁15g,合欢皮10g。

(4)寒热错杂证:治宜清补兼施,寒热并用。方用三黄泻心汤合理中汤加减或半夏泻心汤:黄芪15g,黄连6g,黄芩9g,白术10g,桂枝10g,白芍15g,炙甘草10g,陈皮10g,佛手10g,丹参15g,半夏10g,枳壳10g。加减:胃寒明显者加高良姜10g,香附10g;胃脘痞满,纳呆者加干姜10g,砂仁6g;反酸烧心等热像明显者段瓦楞子10g,乌贼骨10g,浙贝母10g。

瘀血阻络证: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蒲黄15g五灵脂10g,丹参15g,延胡索15g,三七粉3g(冲服),郁金10g,枳壳10g,川楝子10g。加减:兼气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5g;反酸者加海螵蛸12g,浙贝母10g(超微颗粒);瘀热者加赤芍15g,大黄6g。

5.中成药治疗

(1)健脾愈溃片:能疏肝健脾,理气止痛,生肌愈溃,适合于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证,4-6粒,3次/日。

(2)胃必宁片:能健脾和胃,清热祛淤。适合于脾胃湿热兼气滞血瘀者,5片,4次/天;也可以用于溃疡病恢复期巩固治疗。4片/次,3次/日。

(3)胃舒冲剂:适合于肝郁气滞证,1包,2次/天,口服。

(4)胃热清胶囊:适合于胃热证,4粒,3次/天,口服。

(5)胃乃安胶囊:适合于脾胃虚弱证,4粒,3次/日,口服。

(6)金佛止痛丸:适合于肝气犯胃型,1粒,3次/日,口服。

(7)四方胃片:适合于肝胃郁热型,4粒,3次/日,口服。

6.针灸或水针疗法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胃腧、脾腧、肾腧。配穴:肝胃不和,加肝腧、期门、隔俞、梁门、梁丘、阳陵泉。饮食积滞者,加梁门、下脘、天枢、脾腧、支沟,用泻法,强刺激。脾胃虚弱者,加章门,用补法,另加炙脾腧、胃俞、下脘、气海、关元、天枢。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太溪,用补法。胃热者,刺金津、玉液出血。胃寒者,主穴加炙。瘀血阻络者加肝腧、期门、三阴交。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7.穴位贴敷疗法

万应止痛膏配生姜汁与云南白药神阙穴贴敷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2-3个疗程。

【防护】

①避免复发诱因

如精神紧张、刺激性饮食、过劳、受冻、饮酒、吸烟等均应尽量避免。

②彻底解决并发症

如并发慢性胃炎、HP感染者必须彻底治疗根除之。

③巩固治疗

溃疡治愈后应继续选用一种抑酸剂或黏膜保护剂低剂量继续治疗3个月以上。

④根据中医辨证

以中药辨证论治结合西医西药治疗,以巩固治疗,以预防复发。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溃疡疤痕愈合或无痕迹愈合,HP根除。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5%以上,溃疡达愈合过程期(H2),HP根除。

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症状积分减少50%以上,溃疡达愈合过程期(H1),HP减少。

无效:症状、内镜及HP检查均无好转者。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