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才培养
中医师承
刘炳凡工作室
工作室简介
名老中医个人简介
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团队
荣誉展示
工作室动态
科学研究
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薪火传承
传承谱系
传承弟子
弟子研究及感悟
传承之路
专著与论文
学术讲座
视频专栏
医案荟萃
特色经验方
养生保健
大师风采
媒体报道
个人剪影
生活逸事
曹丕钢跟师喻正科医案3则
来源:撰稿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13:54  浏览:

一、高血压(眩晕)

刘某,女,65岁

初诊:2013年11月28日

反复头晕3年余,无头痛、颈椎疼痛不适,无视物旋转,记忆力差,急躁易怒,双下肢轻度水肿,刻下血压为160/70mmHg,食欲不佳,夜寐欠安,二便调,舌苔薄黄,脉弦。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健脾利水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    三七10g    钩藤15g    葛根15g

杜仲18g    桑寄生15g  益母草15g  川牛膝15g

鸡血藤15g  地龙15g    车前子15g  茯苓15g

炒白术15g  泽泻15g    丹参15g    木瓜18g

如此服本方15剂,头晕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控制理想。

按:本例高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患者老年女性,阴液亏耗,肝阳失制而上扰清窍,故见头晕、记忆差、急躁、夜寐欠安,肝木乘脾,损及脾胃则食欲不佳,脾主运化水液,脾虚水液失布,下注于足,故见下肢水肿。治疗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潜阳,配伍木瓜、茯苓、炒白术、泽泻健脾运水。

二、慢性胃炎(胃痛)

姜某某,女,53岁

初诊:2013年12月4日

反复胃痛8年,外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处求医,曾服用过中药和西药,治疗后稍有改善,停药后病情反复。近段时间胃痛如初,伴腹胀、返酸,进食后明显,饮热水后胃痛加重,食道行走处常有烧灼感,平素常有口舌生疮,纳佳,二便调,夜寐欠安,难以入睡,舌红,苔黄,脉弦。

辨证:胃中蕴热

治法:滋阴清热,行气止痛

方药:泻心汤加减

黄芩8g    黄连5g    蒲公英15g    薏苡仁15g

石斛15g   北沙参15g 鸡内金15g    麦芽30g

陈皮10g   苏梗10g   厚朴15g      佛手10g

青皮8g    山楂30g   香附10g      法夏10g

服3剂后胃痛缓解,10剂后诸症消退。

按:本例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患者胃中蕴热,故胃脘、食道灼热疼痛,遇热痛甚,胃火上炎故常口舌生疮,“胃不和则卧不安”,故难以入睡,结合舌脉,辨为胃中蕴热证,治疗以泻心汤加减清胃热,配伍沙参、石斛、麦芽等养胃之品助清泄胃中火热,同时运用大量行气止痛药,使“通则不痛”。

三、腰肌劳损(腰痛)

叶某某,男,43岁

初诊:2014年4月19日

患者为公交车司机,反复腰痛2年,腰椎CT未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仅见腰椎退行性变,近1月来腰痛加重,以腰椎两侧明显,以酸痛感为主伴腰部沉重感,久坐后及夜间疼痛不适感更加明显,腰部活动受限不明显,心烦、失眠,舌暗,少苔,脉弦。

辨证:瘀血内阻,肝肾不足

治法:活血通络,强筋健骨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川芎15g    地龙10g    丹参15g

三七10g    土鳖虫6g   姜黄10g    杜仲15g

怀牛膝15g  刘寄奴6g   独活15g    海风藤15g

威灵仙15g  炒白术15g  鸡内金15g  麦芽30g

服用15剂腰痛缓解。

按:本例腰肌劳损相当于中医腰痛,患者职业为司机,需久坐,腰部长期气血不畅,久而成瘀,故腰痛、夜间痛甚、舌暗,“腰为肾之府”,少苔、脉弦为肾阴不足之象,故有酸痛感。治疗以身痛逐瘀汤活血通络止痛,配伍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又配伍健脾养胃之品以防活血通络药物伤及脾胃变生它症。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公众号预约挂号

支付宝预约挂号

视频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