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宋某,女,30岁,工程师,已婚, 2014年9月5日初诊。
主诉:下腹疼痛4年,结婚未避孕未孕3年。
现病史:患者曾于4年前人流,此后间有下腹疼痛,间予西医抗炎、并配合中药治疗开始有效,后来效果时好时歹,近3年因婚后未避孕未孕,多方就医,外院诊为慢性盆腔炎,曾行输卵管通液术示:双侧通而不畅。因久不受孕,加之工作压力大,情绪忧郁,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软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内有中等白色分泌物,宫颈轻糜,宫体前位,大小质正常,轻压痛,宫颈分泌物培养:支原体﹙+﹚双附件增粗、轻压痛。 B超: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既往体健,末次月经8月22日。
中医诊断:继发性不孕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一诊:诉下腹及腰疼痛、呈胀痛或刺痛,经前乳胀,月经推后、行经痛甚、经量多、色暗夹血块,舌暗淡边有瘀斑,苔薄,脉沉涩。证型:气滞血瘀,治宜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用柴胡舒肝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药:丹参10克、当归10克、赤芍 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枳壳10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小茴香10克、党参15克、玄胡索10克、 川楝10克。 7剂,开水冲服,日1剂,分2次服。配合灌肠方﹙红藤、鸭趾草、鱼腥草、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各15克,三棱、莪术、玄胡索各10克﹚,加外敷方﹙银花藤、红藤、鸡血藤、安痛藤各30克、透骨草、 蒲公英、连翘、败酱草、乳香、没药、香附各15克),依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多西环素”0.1克静脉注射1周,并嘱调畅情志,缓解压力。
二诊:(9月15日)患者诉小腹胀痛减轻,现为经前期,乳胀,纳可,二便尚调,舌暗淡边有瘀斑,苔薄,脉沉涩,治以行气活血,袪瘀通经,用柴胡舒肝散合桃红四物汤汤加减,方药:丹参10克、当归10克、赤芍 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枳壳10克、桃仁10克、 红花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小茴香10克、党参15克、莪术10克、鸡血藤15克、水蛭5克、川牛膝10克。 7剂,开水冲服,日1剂,分2次服。停抗生素输液,继配合灌肠、外敷一周。
三诊:(10月1日)患者诉小腹胀痛明显减轻,经前乳胀明显好转,9月20日月经如期来潮,量多夹块,6天干净,伴腰酸、疲乏,舌暗淡少许瘀斑 ,苔薄,脉沉细,治以补益脾肾,调理气血,予归肾丸合四物汤加减,方药:熟地15克、淮山15克、山萸肉10克、枸杞10克、杜仲15克、菟丝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 15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覆盆子10克、茯苓10克、枳壳10克、丹皮10克,嘱其继续中药调理一月。
四诊:(11月8日)就诊诉无腹部疼痛,但是月经超过半月未来潮,仍乳胀,即予尿妊娠试验示﹙+﹚,B超示:宫内孕囊7w,可见原始血管搏动。嘱注意休息,保持情绪舒畅。
后告之已平安生产。
按语 :患者因为情志不遂、压力增大,导致肝气郁结,加之湿热之邪外袭,滞留冲任胞宫,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脉络不通,故腹痛乳胀、月经不调、不孕,故治疗重在舒肝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用药以“通”为要,上方丹参、当归、赤芍 、川芎、桃仁、 红花活血化瘀,柴胡、茯苓、枳壳、香附、乌药、小茴香舒肝理气,党参益气,玄胡索、 川楝 行气活血止痛,经后期予补脾肾,调气血以促进冲任调和、通盛,配合外敷、灌肠药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止痛,内外合用,以共同达到行气血,通经络,止腹痛,疗不孕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