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戴某,女,34岁,大学教师,已婚, 2012年10月14日初诊 。
主诉:小腹及腰骶疼痛1年。
现病史: 患者曾因行经着凉,近1年经常感小腹及腰骶疼痛,曾到多家医院诊为慢性盆腔炎,先后用抗生素、妇科千金片、盆炎净等治疗效果改善不大。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轻压痛,双侧附件增厚、轻压痛,白带化验:见少量白细胞。B超示: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妇人腹痛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一诊:患者诉小腹及腰骶冷痛、坠胀,喜热恶寒、得热痛减,怕冷、疲倦无力、月经推后、经量少色黯、白带量多质稀、小便频数清长、便稀,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证型:寒湿凝滞,治以祛寒除湿,温经化瘀,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方药:干姜10克、肉桂10克、艾叶10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没药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香附10克、小茴香10克、茯苓15克、玄胡索10克、 川楝10克分2次服,共7剂。
二诊:(10月24日)患者小腹及腰骶冷痛略减,下腹得热痛减,余同前,与原方中药内服并加用外敷方﹙艾叶l5g、鸡血藤l5g、五加皮l5g、红花l0g、白芷l0g、川椒l0g、羌活l5g、独活l5g、皂角刺l5g、透骨草l0g、千年健l5g﹚连续用7天。嘱勿食生冷、勿受凉。
三诊:(11月5日)患者诉腹痛基本消失,腰骶酸胀稍减、怕冷及精神好转,继予原方加补肾壮腰之续断10克、杜仲10克,予7剂。
追访得知近2年未复发。
按语:该患者虽然是慢性盆腔炎,但不属于常见的湿热瘀阻型,因此用常规的中成药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患者月经期间着凉,致寒湿之邪乘虚内侵,与气血瘀结,不通则痛,故出现腹、腰冷痛,喜热恶寒、得热痛减,依据症状、体征及舌脉,可知证属寒湿凝滞,治以祛寒除湿,温经化瘀,方中干姜、肉桂、艾叶、茯苓温经散寒利湿,丹参、赤芍 、川芎、没药、五灵脂、 蒲黄、香附、小茴香化瘀理气,玄胡索、 川楝 子、白芍、甘草行气活血止痛,黄芪益气,续断、杜仲补肾,配合温经散寒之外敷药共达袪寒湿、行气血、止腹痛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