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某,男,68岁。2018年1月2日初诊。
主诉:鼻咽低分化鳞癌放化疗后3年7月。
病史:患者2015年8月因耳鸣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鼻咽癌,后至湘雅附二行化疗5周期,放疗30次。2017年3月复查提示胸膜转移,行吉贝伐珠单抗+顺铂治疗6周期。2017年10月25日肺部CT示:鼻咽癌放化疗改变伴双肺转移,左侧胸膜转移伴左侧胸腔积液并左下肺膨胀不全。
症见:消瘦乏力,鼻塞,咳嗽,痰黄,质黏易咳,声嘶,无胸闷胸痛,活动后气促,纳差,寐尚可,口干,无口苦,大便稀,小便少,舌淡苔薄,脉细弱。
西医诊断:鼻咽低分化鳞癌,T4N2M1 IV期 肺转移。
中医诊断:鼻咽癌脾胃虚弱证。
治法:益气健脾,止咳化痰。
处方:六君子汤合金石舌草汤加减,具体拟方如下:党参15g,白术10g,茯苓皮30g,法半夏9g,黄芪20g,蛇舌草20g,半枝莲20g,枳壳8g,甘草6g,白茅根30g,黄芩10g,川贝5g,三七5g,木蝴蝶6g,桑白皮15g,紫苑15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8年1月25日二诊: 2018年1月8日复查肺部CT示:双肺结节较前明显增大,增多,左侧胸膜结节增多增大,考虑转移进展。患者诉乏力咳嗽明显好转,食欲较前明显改善,时咳清白痰,偶气促,二便可。治疗续予原方加减,原方去紫苑、木蝴蝶、白茅根、黄芩、三七,加麦冬10g、全蝎3g、猫爪草15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配合参丹散结胶囊理气化痰、活血祛瘀。
后坚持蒋益兰教授门诊复诊,每三月一次,随访至2020年3月患者去世。
按语:患者年老,以致体内阴阳失调,防御能力下降,邪毒乘虚而入,结聚不散而发为癌肿。恶性肿瘤发展至晚期存在远处转移时,可属中医病名“失荣”范畴,如《外科正宗·卷四》:“失荣者,先得后失,始富终贫;亦有虽居富贵,其心或因六欲未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脾胃虚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内经·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李东垣云:“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患者消瘦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可辨为脾胃虚弱证。肺及胸膜转移,使肺脏宣降失常,气机不畅,见咳嗽声嘶气促,脾为气机升降之枢,气机不利脾胃必然损伤,脾虚失运则日久生痰。治以益气健脾,止咳化痰,方以健脾消癌方加减,党参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辅以白术健脾燥湿,半夏、茯苓皮渗湿化痰,和胃利水,共奏甘温益气,健脾养胃,顺气除痰之功效。蛇舌草、半枝莲、枳壳清热解毒、消瘀散结,黄芪补气固表,利尿生肌,黄芩、川贝、桑白皮、紫苑四药合用泻肺热、化痰湿、止咳嗽、畅气机,木蝴蝶、白茅根利咽止咳,通利小便,甘草调和诸药。患者二诊时,复查转移进展,但症状上改善,治疗上原方去紫苑、木蝴蝶、白茅根、黄芩、三七,予麦冬滋肺胃阴津,全虫、猫爪草解毒散结,另佐以参丹散结胶囊益气健脾、理气化痰、活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