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某,女,55岁,长沙人。2018年8月19日初诊。
主诉:宫颈癌综合治疗后1月余。
病史:患者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余”,就诊于湖南省肿瘤医院,行宫颈活检示:(3°、6°、12°)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遂于2018年4月30日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放疗15次,同步化疗1周期,末次治疗时间为2018年08月14日。
症见:精神欠佳,乏力,肛门坠胀感,大便干结难解,无明显腹胀腹痛,口干不欲饮,纳可,夜寐安。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西医诊断:宫颈低分化鳞癌。
中医诊断:宫颈癌 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证。
治法:健脾益气养阴,化瘀解毒。
处方:健脾消癌方加减,具体拟方如下:党参15g,茯苓10g,法半夏10g,黄芪2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枳壳10g,郁金10g,厚朴10g,太子参10g,葛根30g,火麻仁30g,柏子仁30g,绞股蓝15g,灵芝10g,甘草5g。15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2018年9月16日二诊:患者用药25天后肛门坠胀感明显缓解,仅肛周皮肤偶有瘙痒,现大便1~2日行一次,质软,纳差,不欲食,恶心欲吐,小便调。舌淡,苔薄黄,脉细。上方去厚朴、火麻仁、柏子仁、绞股蓝,加竹茹10g、炒山楂10g、炒麦芽15g、黄芩10g、枸杞10g。15剂,每日1剂口服。
2018年11月12日三诊:患者食欲明显好转,肛门已无明显坠胀感,肛周皮肤偶有瘙痒感。二便调,患者食欲渐佳,体重较初诊时增加10斤,嘱继续守原方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元气大伤,邪虽减而正愈虚。中医认为放疗属热毒之邪,易伤津耗液造成机体热毒炽盛,津液亏损。放化疗均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化之源。因而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口干、便秘等症状,结合舌脉辨证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证。治宜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方中以党参、茯苓、黄芪健脾益气,太子参益气养阴,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初诊时正值放疗后,津液耗伤,兼症大便难解,加予柏子仁、火麻仁润肠通便,厚朴行气通便。二诊时大便尚调,症状已改善,药已见效,遂去通便之柏子仁、火麻仁、厚朴;而针对其纳差,恶心欲吐之症,加用山楂、麦芽之品以健脾开胃。蒋益兰教授根据患者病症变化灵活用药,达到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