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某某,女,46岁,江西人,2017年5月22日初诊。
主诉:子宫内膜癌术后4月余,末次放疗2月余。
病史:患者因“腹痛、阴道出血”就诊,经妇查、影像学、活检等,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于2017年1月2日行手术切除,术后病检: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脉管神经、残端未侵犯,淋巴结(-)。术后行放疗25次,末次治疗时间2017年3月16日。
症见:偶少量阴道黄色分泌物,无异味,少腹胀痛,伴坠胀感,纳可,夜寐一般,二便调,口干明显,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中分化腺癌。
中医诊断:子宫内膜癌 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证。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化瘀。
处方: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减。具体拟方如下: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10g,黄芪20g,甘草5g,北沙参10g,麦冬10g,枸杞子10g,百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柴胡10g,郁金10g,百合15g,重楼10g,夏枯草10g,黄芩10g。15剂。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7年7月3日二诊:服药30副后腹胀较前好转,偶有小腹坠胀感,症见偶有头昏头痛,夜寐差,难入睡,多梦,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重楼、夏枯草、柴胡,加酸枣仁20g、夜交藤20g、石见穿15g、土贝母5g。30剂。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7年10月11日三诊:服药30副后夜寐较前改善,腹胀减轻,守前方随症加减。复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正常,腹部彩超大致正常。
2018年4月12日,患者复查CT提示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征象。
患者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随访至今,仍坚持守方治疗,存活有3年余。
按语:此患者近七七之年,天癸渐竭,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脾胃气血亏虚日久,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瘀、毒、虚互结,继而形成癌肿;放疗为火热之邪,热毒内蕴,耗伤阴血;结合患者舌脉,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证,治宜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选方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减。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柴胡、郁金疏肝行气解郁,北沙参、麦冬养阴生津,黄芩、夏枯草清热解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重楼清热解毒,抗肿瘤之功。二诊时患者肝气郁滞的症状明显改善,脾胃功能仍需调理,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时以健脾补虚为第一要务,脾气健则正气复,同时兼顾祛邪,加予石见穿、土贝母解毒散结以抗癌;兼顾兼症失眠多梦,予以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化瘀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