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55岁,2018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发现右肘窝肿块7月,寐差4月。
病史:患者于2018年5月发现右肘窝肿块,遂至湘雅二医院,于2018年5月28日行右肘窝肿块切除术,术后病检示:符合低级别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3(+),CD20(+++),CD21(+),Bcl-2(部分+),Bcl-6(-),CD5(部分+), CD23(部分+), CyclinD(-), PAX-5(+), Ki-67(28%+),EBER原位杂交(-),CD38(个别+),CD138(-),符合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于2018年6月 行R-CHOP 化疗1周期,因心率过慢故停化疗;于2018年7月13日行R-COP 1周期;于2018年8月13日开始行R-CHOP 化疗4周期(末次为2018年11月6日)。
症见:夜寐差,入睡难,易醒,精神差,偶有潮热,乏力,食纳可,小便可,大便一日一行,偶有未消化食物;术区无不适,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细缓。
西医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低级别)。
中医诊断:恶核 脾肾阴虚,痰火郁结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解郁,软坚散结。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具体拟方如下:百合20g,酸枣仁20g,夜交藤20g,夏枯草10g,猫爪草10g,土贝母6g,灵芝15g,党参 15g,白术 10g,茯苓 15g,法半夏 9g,黄芪 20g,蛇舌草 15g,半枝莲 15g,枳壳 8g,郁金 10g,甘草 6g,砂仁3g。2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019年1月8日二诊:期间复查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服药后一般情况较前明显好转,纳寐可,无潮热,乏力亦有明显改善,二便调,无口苦,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在上方基础上加大蛇舌草,半枝莲用量至30g,去枣仁、夜交藤、猫爪草,加石见穿15g、苡仁30g、淫羊藿10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后一直于蒋益兰教授门诊复诊,每2~3月一次,现仍健在,定期随访。
按语:该患者为手术后病人,术后易耗伤气血,尚未及顾护脾胃;且术后又行6周期化疗;在攻伐邪毒的同时也进一步损伤了人体的气血津液,导致脾失健运,故而完谷不化,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故而寐差易醒;无形之邪蕴结体内郁而化热,故而出现潮热,舌红,苔黄之热象。辨证为脾肾阴虚,痰火郁结证,方以香砂六君汤,加炒枣仁,夜交藤,灵芝养血安神,夏枯草,猫爪草,土贝母散结消肿,夏枯草还可清郁热;全方配合砂仁奏行气消滞之功。患者复诊时正气稍复,睡眠明显好转,故在前方基础上去助眠安神中药,辅之以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等解毒散结,另淫羊藿补益肾气,增强机体免疫。二诊时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寐差好转,故可去枣仁、夜交藤,而专攻疾病之本,加大蛇舌草,半枝莲用量,加淫羊藿以消肿散结解毒,辅薏苡仁健脾益胃除湿,与方中健脾诸药共益后天之本;使攻邪而不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