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某,男,55岁,2016年6月11日初诊。
主诉:发现左肺占位3月。
病史:患者于2016年3月因咳嗽、咯血到当地医院就诊,CT扫描检查,发现左上肺肿块,肺门淋巴结肿大。经肿块穿刺活检明确为左上肺低分化腺癌。基因检测示:EgFR19外显子缺失。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史,拒绝手术和化放疗。遂于4月20日开始服用特罗凯。咳嗽咯血有所减轻,头面部皮疹。5月30日复查胸部CT示肺部块影较前缩小。
症见:咳嗽,干咳少痰,已无咯血,头面皮疹,多发红疹,见脓血点,瘙痒疼痛,纳可,口干夜甚,乏力,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左上肺低分化腺癌。
中医诊断:肺癌病血虚风热。
治法:养血祛风,凉血清热。
处方:以四物消风散加减,具体拟方如下:生地10g,当归10g,赤芍10g,荆芥10g,防风10g,白鲜皮15g,蝉蜕6g,苦参10g,黄芩10g,丹皮10g,紫草10g,沙参15g,桔梗10g,半枝莲30g,甘草5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6年7月5日。患者皮疹基本消退,咳嗽,少量白痰,纳可,寐欠佳,大便干,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证,予益肺败毒汤加减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处方:党参10g,茯苓10g,灵芝15g,黄芪30g,桔梗10g,百合10g,川贝母10g,麦冬10g,半枝莲20g,臭牡丹20g,郁金15g,猫爪草15g,龙葵15g,夜交藤15,酸枣仁15g,远志10g,甘草6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2016年9月11日。患者间断咳嗽,余无特殊不适。复查CT示肺部肿块稳定。继续予上方巩固治疗。
此后定期于蒋益兰教授门诊复诊,发病至今已4年余。
按语:该患者肺腺癌因高血压、冠心病史,拒绝手术和化放疗。通过EgFR基因检测提示缺失突变,满足EgFR-TIK靶向药物特罗凯的使用指征,并在用药后咳嗽咳血症状缓解,肿块较前缩小。但是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常常发生药物相关性皮疹等副反应,皮疹瘙痒疼痛,若挠抓后皮肤感染,还会出现皮疹处化脓等表现,常常令患者痛苦不堪。初诊根据患者皮疹表现,结合舌脉象情况考虑患者为血虚生风,故予四物消风散加减,养血祛风,凉血清热。方中防风、蝉蜕,辛散透达、疏风止痒,苦参、黄芩苦寒清热,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生地、紫草、丹皮清热凉血,沙参养阴生津。诸药合用,发挥祛风、凉血、清热、养血之功效。使风邪得散、热毒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二诊时患者皮疹消退,予益肺败毒汤加减配合靶向药抗肿瘤。三诊时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予益肺败毒汤巩固治疗。靶向药物的常见副作用,除了皮疹以外,还有腹泻。蒋教授认为靶向药物性腹泻,以食少,腹胀,便溏不爽,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胖,苔黄,脉数等为临床常见症候,辨证属脾虚湿热证,故以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莲汤健脾、清热、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