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某某,女,66岁,宁乡人,2014年4月26日初诊。
主诉:肺小细胞癌脑转移化放疗后11月。
病史:患者因咳嗽气促,头痛到省某医院就诊,经CT,MRI,支纤镜活检等,诊断为右上肺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即行EP方案化疗4周期,并行放疗40次,于2014年3月完成化放疗,CT扫描示头部病灶基本消退,右上肺见1.5×2.3CM阴影。
症见:咳嗽,少痰,活动后气促,纳差,消瘦,乏力,时头晕,夜寐欠佳,大便溏稀,日2~3次。舌淡紫,苔白,脉濡。
西医诊断:右上肺小细胞癌脑转移化放疗后。
中医诊断:肺癌病肺脾气虚,痰瘀毒结。
治法:健脾益肺,祛瘀化痰。
处方:以六君子汤加味,具体拟方如下: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黄芪20g,灵芝10g,薏苡仁30g,陈皮10g,法半夏10g,郁金10g,枸杞10g,浙贝母15g,桔梗10g,半枝莲30g,全蝎5g,僵蚕10g,甘草5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2014年5月20日,患者食欲、精神改善,仍咳嗽,寐差,多梦易醒,夜尿频频。舌淡紫,苔白,脉细。患者大便不溏,湿气已祛,故上方去薏苡仁、陈皮、白术,患者寐差,多梦易醒,加酸枣仁15g、远志8g、山茱萸10g,养心安神。15剂。
三诊:2014年7月19日,患者体重较前增加,仍咳嗽,痰少质粘,口咽干燥,右肩背胀痛,呼吸平稳,无头痛头晕,纳可,寐可,二便调。舌淡紫,苔白,脉细。复查CT示肺部阴影大致同前。患者症状改善,体重增加,现辨证考虑气阴两虚,瘀毒未尽,予以益肺败毒汤加减:明党参15g,茯苓15g,灵芝15g,百合15g,桔梗10g,浙贝母15g,麦冬10g,沙参10g,郁金15g,葛根30g,半枝莲30g,臭牡丹20g,龙葵15g,守宫10g,甘草5g。20剂。此后长期服用中药,均以此方随症加减,每月15剂左右。
患者近6年来病情稳定,后随访得知其于2020年2月去世。
按语:患者系肺小细胞癌脑转移化放疗后,虽然脑部病灶基本消失,但肺部仍有阴影。由于放化疗耗伤人体肺脾之气,肺气虚损,呼吸功能减弱,宣降失职,气逆于上,故见咳嗽、气促。肺气虚,不能布散津液,聚湿成痰,故咳嗽有痰。脾气虚,运化失职,水谷精微化生乏源,则纳差、大便溏稀、消瘦。脾虚不能运化水液,痰饮水湿上蒙清窍,故见头晕。气虚全身脏腑功能减退,故乏力。舌淡紫,苔白,脉濡,为气虚之征。综上考虑患者为肺脾气虚,痰瘀毒结证。予六君子汤加减健脾益肺,祛瘀化痰。方中党参、黄芪、灵芝益气健脾补肺;白术燥湿健脾,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浙贝母、桔梗、法半夏、陈皮化痰宣肺;郁金、全蝎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发挥补气健脾益肺,活血化瘀祛痰之功效。二诊时寐差,多梦易醒,夜尿频频,予加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山茱萸补益肝肾,固精缩尿。三诊时患者脾气健运,但仍存在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的表现,故以益肺败毒汤加减益气养阴、化瘀散结。经过一系列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患者病情稳定,实现了长达近6年时间的高生活质量“带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