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47岁,2018年6月19日初诊。
主诉:发现右乳占位并行保乳术后10月余。
病史:患者因自扪及右乳肿块于2017年8月3日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乳腺恶性肿瘤”,2017年8月8日行“右乳保乳术治疗”,术后病检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肿块大小约2.5*1.8*1.4cm),无脉管及神经侵犯,(右腋窝淋巴结)无转移(0/21),ER(60%,+)、PR(80%,+++)、Her-2(—)、Ki-67(60%+),术后于2017年8月-2018年1月行AC+T方案化疗4周期,2018年1月31日开始行右乳术区放疗30次。辅助检查(2018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CEA:5.49ng/mL↑,CA19-9:40.6ng/mL↑;彩超:右乳多个低回声结节,BI-RADS3类,右乳囊肿BI-RADS2类。
症见:乏力,心慌气促,咽痛不适,吞咽梗阻感,口苦,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高级别导管内癌 T2N0M0 IIA期。
中医诊断:乳腺癌脾肾两虚,瘀毒内结证。
治法:健脾益肾,解毒化瘀。
处方: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内服,具体拟方如下: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9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郁金15g,百合20g,枳壳8g,甘草5g,苏梗10g,麦冬10g,连翘10g,夏枯草10g,全蝎3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配合肝喜片以疏肝健脾、解毒抗癌。
2018年7月30日二诊:辅助检查(2018年7月20日 湘潭市中心医院):CA19-9:47.51ng/ml↑;CEA:5.82ng/ml↑;CA15-3:39.49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242、铁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FP、CA125、生长激素均正常;服上方30副后,患者诉乏力及胸闷较前好转,无气促,咽痛不适,仍有异物梗阻感,无口苦,情绪相对低落,纳可,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舌根苔黄厚,脉弦细。继续守方治疗,原方基础上去麦冬、连翘,加重全蝎剂量至6g,再加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葛根30g;配合肝喜片以疏肝健脾、解毒抗癌。
2018年12月10日三诊:辅助检查(2018年9月18日湘潭市中心医院):血常规正常;彩超:右乳多发囊肿BI-RADS 2类,左乳多发低回声结节BI-RADS 3类,子宫附件、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服上方60副后,患者自诉咽部不适较前明显好转,太阳穴处偶有疼痛,纳可,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继续守方治疗,原方基础上去苏梗、葛根、全蝎、夏枯草、山慈菇,加入泽兰10g、土贝母6g、猫爪草15g、桔梗10g、川芎8g;配合肝喜片以疏肝健脾、解毒抗癌。
现患者仍坚持服用中药至今已两年余,每隔三月调整中药处方,目前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按语:患者首诊时系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脾肾受损,正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机阻滞,瘀毒内结。治宜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方予以四君子汤合二至丸为基础方,再配合清热解毒散结之品,其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二至丸滋补肝肾、调理冲任;加入连翘、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化瘀解毒抗癌,并加以全蝎,其药性峻猛,攻伐走窜,能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以增强抗肿瘤功效;郁金行气化瘀,法半夏化痰散结。二诊时患者精气神明显好转,药已对症,续以上方加减;患者辅助检查中肿瘤标志物均升高,故加入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倍用全蝎,加强抗癌抑癌之功效。患者三诊时,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加入土贝母、猫爪草解毒散结;桔梗宣肺,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全程配合中成药肝喜片以疏肝解郁、化瘀解毒散结。全方共奏健脾益气,补益肝肾,解毒散结之功效,标本兼治,使患者正气渐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