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医药治疗为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蒋师已成功运用中药对肿瘤患者进行调节和治疗,疗效显著,并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运用中药寒、热、温、凉来调节机体阴阳相对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蒋师推崇从肾、脾、肝三脏入手。
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的先天根本。肾为藏精之脏,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生殖能力的具备,均有赖于肾中精气的促进。肾主水,具有调节一身之水液代谢之功。“五脏六腑之精,肾藏而司其疏泄,疏泄之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肾既藏元精,又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临床有医家提出“命门内分泌系统”,认为中医内分泌失衡引起的疾病多与“肾”有关蒋师认为激素失衡是引起机体内环境亲乱的重要原因之激素属于中医“阴精”之范畴,如张景岳日:“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命门为肾所系,调节内分泌可从“肾”入手。临床上,内分泌失衡分为激素过剩与激素不足两种。激素过剩则为中医所言肾实证,可见相火偏旺或阴精壅盛;激素不足则可与肾虚证相对应,包括肾阴亏虚与肾阳不足。临床上,蒋师常常从“肾”入手利用中医药调节肾阴和肾阳,刺激机体自身内分泌达到平衡,来实现肿瘤“临床治愈”,常用中药包括杜仲、续断、桑寄生、女贞子、早莲草、山萸肉、熟地黄、狗脊等。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蒋师认为,肿瘤自身的过度消耗,或经手术、放疗及化疗治疗后,肿瘤患者大多免疫力低下,表现为正气不足、脾胃虚弱。《慎斋遗书》日:“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中医认为人以气血为本,蒋师认为肿瘤多耗伤机体气血,发生根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治疗过程中注重调理牌胃,补益气血,从而提高患者免疫力,最终达到治疗肿瘤和防止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的目的。在临床常用补益正气、健脾和胃的中药,包括白术、茯苓、苍术、生黄芪、党参、生薏苡仁、鸡内金、砂仁等。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肝主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机体气机调畅,则会情志舒畅,保证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五脏协调,故调畅情志应从肝入手。若肝主疏泄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情志不舒,机体气机失调,气血水液运化失常,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致肿瘤发生,可见肝失疏泄,常导致患者机体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体现为机体内环境紊乱,故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可从调节肝入手。同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会严重影响脾胃,临床上常见肿瘤患者表现为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郁怒伤肝,肝气犯胃,或肝气郁滞,日久化火,肝火犯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肝气郁结,木克脾土;或肝气瘀滞,日久使血行不畅,瘀血内结于脾胃,最终导致肿瘤患者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故提高患者免疫力除健脾和胃外,可兼顾疏肝理气、养肝益气。临床上,常可见蒋师从肝入手,以调节机体内环境,达到相对稳态,药用柴胡、夏枯草、生牡蛎、元胡、山慈菇、白芍、香附等。
蒋师认为利用中药调节肿瘤患者,最终追求人体内环境稳态与阴阳平衡状态,主要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及提高患者免疫力为主,临床上,可以通过调节肾、脾和肝,达到内环境稳态相对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