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22岁。2019年11月初诊。
现病史:患者2019年3月因左侧小腿肿胀、疼痛,夜间尤甚,就诊于当地医院,査X线和CT考虑为胫骨骨肉瘤,后就诊于天津市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骨肉瘤,术后未行放化疗治疗。2019年9月,患者出现咳嗽、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胸片发现肺转移灶,于省肿瘤医院行PAO方案化疗2周期,复查CT肺结节消失。现在症:神清,精神弱,身困乏力,时咳,胸闷不适,面色略晦暗,纳少,食欲缺乏,肢体断端刺痛,大便溏,小便正常,寐欠安。舌质暗,舌体胖,苔白略腻,脉沉细。
诊断:骨肉瘤术后
辨证:脾肾亏虚夹瘀
治法:健脾益肾,活血解毒。
处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5g,川芎19,炒白术158,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0g,法半夏10g,熟地黄15g,山萸肉15g,山药20g,牡丹皮10g,泽泻10g,胆南星10g,川贝母10g,僵蚕10g,枯梗10g,补骨脂20g,骨碎补108g,延胡索15g,生甘草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周身乏力好转,疼痛减轻,纳食、睡眠好转,去胆南星、砂仁、延胡索,加乳香5g、没药5g、白花蛇舌草30g,14剂,每日1剂。后多次复诊,随症加减,6个月后肺未见转移结节病情控制良好,患者生活状态大大改善。
按:蒋师认为,脾肾阳虚兼夹血瘀是骨肉瘤的发病主要原因,脾肾阳虚则水湿不化而生痰湿,痰湿日久必影响血脉之运行而致血瘀,所以痰湿是骨肉瘤诸多病理因素的核心,其胶着黏腻之性久之导致各种各种病理产物的形成,结而为积,蕴而生变,导致骨肉瘤的形成。脾肾阳虚则见患者身困乏力,胸闷不适,纳少,食欲缺乏,大便溏,寐欠安。舌体胖,苔白略膩,脉沉细均为 合以补骨脂、骨碎补、透骨草补肾强骨。因患者有肺转移,故予胆南星、川贝母、僵蚕、桔梗以止咳化痰以治标。予川芎、延胡索配合黄芪可活血理气,使补而不滞,血脉通畅,瘀滞得除。予甘草以调和诸药。综观全方,标本兼治,使脾肾之气得复,痰湿得除。二诊患者周身乏力好转,疼痛减轻,纳食睡眠好转,患者正气得以部分修复,故去胆南星、砂仁、延胡索,加乳香、没药、白花蛇舌草以加强清热解毒,行气散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