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男,67岁。初诊时间:2019年1月18日。
现病史:患者于2018年6月因憋气不能平卧,于当地医院查CT示右侧胸腔积液,行抽胸腔积液治疗,胸腔积液为草绿色,经会诊考虑为结核钙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行抗结核治疗。2018年11月患者复感憋气明显,于肿瘤医院查胸CT示:右侧胸膜、右肺内多发结节,考虑为胸膜间质瘤,未查病理,未行手术及放化疗。予中药治疗2周。刻下症:双侧胸膜部刺痛,偶干咳。纳可,寐安,大便初头硬,后便溏,小便频。舌暗红苔白,脉弦滑。
诊断:癌病,胸膜间质瘤。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解毒祛瘀,兼以软坚散结。
处方:瓜蒌30g 川芎10g 莪术15g 郁金10g 姜黄10g 白花蛇舌草15g 浙贝母15g 半夏15g 猫不草30g 预知子15g 连翘15g 百部15g 山慈菇15g 花粉15g 生牡蛎30g 桔梗15g 意苡仁15g 重楼15g *15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按:本案为癌病,西医诊断为胸膜间质瘤。瘀血阻于胸络故症见胸部刺痛,肺阴亏虚,内有虚热,故症见干咳。脾气虚弱中焦运化失司,热结于肠,故症见大便初头硬,后便溏。舌暗红苔白,脉弦滑,皆为气滞血瘀,兼有湿热蕴结之征象,故治以活血解毒祛瘀,兼以软坚散结。方用小陷胸汤加减。瓜蒌甘寒,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可通胸膈之痹,半夏辛温,化痰散结,与瓜蒌相伍,润燥相合。姜黄辛温行散,能活血通经、行气止痛,临床上以治疗寒凝气滞血瘀为好;郁金苦寒降泄,行气力胜,且可凉血临床上适宜治疗血热壅滞者。两者合用,一寒一热,则活血破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加强。浙贝母助半夏消痞散结,白花蛇舌草、猫爪草苦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消痈,预知子清热解毒,山慈菇、生牡蛎软坚散结,去胸中之瘀阻。佐以连翘、百部清肺止咳花粉滋阴润燥,薏苡仁健脾利湿。全方行气以活血,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使毒热去,阴津升,则病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