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男,16岁,2019年2月23日初诊。
主诉:鼻咽癌放化疗后1年。
现病史:2017年发现鼻咽癌,后行放化疗,现已治疗结束1年。
现症见:鼻阻塞,流涕,涕中血丝,鼻内干痂,纳食不佳,眠较差,精神差,舌暗无泽,脉沉涩。
辨证:肺脾气虚,瘀毒内结证
治法:补脾益肺,化瘀解毒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茯苓10g,白扁豆10g,薏苡仁15g,南沙参30g,怀山药30g,黄芪30g,地龙10g,白术10g,桔梗10g、浙贝母10g,炒麦芽10g,百合10g,首乌藤15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浙贝母10g。
2019年3月9日二诊,患者诉诸症稍有好转但不明显、涕中仍有血丝,稍腹胀,舌暗淡无泽,脉沉涩。故以前方去薏苡仁、地龙、浙贝母,易之以砂仁10g,神曲15g等健运脾胃之品。另加皂角刺10g,血余炭20g,取其“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意。
三诊时患者诸症皆有好转,涕中血丝减少,精神好转,纳食稍可,睡眠稍有好转但不明显。舌暗但已有光泽,脉沉细双关见涩象。其后几个月间,多次守方加减调理。电话随访,得知其病情稳定,可正常生活、学习。
按语:肺主气,在资为鼻,故肺脏有病,多可累及鼻,其为病也,多为痈,为疮,为浊涕,因而肺脏失调是导致鼻病的主要病机。牌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鼻咽癌放化疗后的患者,多肺牌气虚,但癌症患者病情非纯虚证,多为虚实夹杂。本案中患者首诊辨证为肺牌不足,同时体内余邪未清。故取方用药中以补肺益脾之品为主,同时加用祛瘀活血药,取其“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意。补土益金、子母互生法始终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