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才培养
中医师承
蒋益兰工作室
荣誉展示
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动态
大师风采
媒体报道
个人剪影
生活逸事
视频专栏
科学研究
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薪火传承
传承谱系
传承弟子
弟子研究及感悟
传承之路
专著与论文
学术讲座
医案荟萃
特色经验方
养生保健
直肠癌(刘某)
来源:撰稿  作者:蒋益兰工作室
时间:2021年09月13日 12:23  浏览:

刘某,男,53 岁,2017年11月8日初诊。

病史:2017年6月因“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 2个月余”在外院肠镜确诊为直肠癌,遂于6月18日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检示:中低分化腺癌(ⅡB期),术后予放化疗治疗,放疗后2个月出现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肠镜检查示:放射性肠炎,予内科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中医药治疗,遂来蒋益兰老师处就诊。

症见:乏力,倦怠,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日行7~8次,质稀,不成形,便血夹黏液,便后肛门坠胀伴灼热感,小便短赤,纳呆,夜寐尚可,口干无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考虑诊断放射性肠炎,辨证属脾气亏虚,湿热下注,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之法,方拟四君子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明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0g,黄芪20g,灵芝15g,薏苡仁30g,郁金10g,木香 8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葛根30g,黄芩10g,三七5g,白茅根30g,炒山楂15g,炒麦芽15g,甘草6g。15 剂,水煎,每天1 剂,分早晚 2 次温服。

二诊:2017年11月23日,腹痛减轻,大便次数有所减少,食纳好转,仍有排便不尽感,上方加厚朴10g,继服15剂。

三诊:2017年 12月8日,神疲乏力较前好转,无明显腹胀、腹痛,大便日行3~4次,溏结不调,偶带血便,无里急后重,小便调,纳寐可,口干不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此时考虑患者湿热毒邪稍去,正气稍复,可在顾护脾胃同时,再加用清热解毒之品。调整处方为:生晒参10g,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0g,法半夏9g,郁金10g,木香8g,蛇舌草20g,半枝莲20g,葛根30g,薏苡仁30g,三七5g,灵芝15g,夏枯草10g,猫爪草15g,牡丹皮10g,甘草6g。此后一直于门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后未见明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且约每3个月复查1次,病情稳定。

 按语:此患者系直肠癌术后放疗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便血夹黏液等放射性肠炎的症状,接受西医治疗无果,蒋益兰老师四诊合参,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下注,故首诊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方中明党参、茯苓、白术益气健脾渗湿,配伍黄芪、灵芝、薏苡仁共奏健脾之功,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用以清热解毒,葛根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茅根、三七、郁金共用凉血、止血、活血,山楂、麦芽健脾和胃,木香行气而除后重,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服药后患者症状较前好转,仍感排便后加重,遂加厚朴以增强理气之功效,继服15剂后复诊,肠炎之症明显缓解,疗效确切。三诊,蒋教授考虑患者湿热毒邪稍去,正气稍复,可在健脾益气的同时,再加用清热解毒之品,以加强抗癌,防止复发转移。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公众号预约挂号

支付宝预约挂号

视频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