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80岁,2017年11 月1日初诊。
病史:2017年体检发现左肺肿块,8月10日于外院行CT检查考虑肺癌,伴纵膈淋巴结及胸骨转移,穿刺病理提示左肺鳞癌,9月开始行胸骨转移灶放疗5次,治疗期间患者精神状态差,无法耐受下一步放疗,遂求中医治疗。既往有吸烟史40年。
症见:全身乏力,头晕,纳寐差,二便调,口干口苦,咳嗽,咳少量白痰,舌红,苔白,脉弦细。考虑患者诊断肺癌,合并癌因性疲乏,中医辨证属脾肾不足,气阴亏虚证,治以益气养阴,化瘀解毒,处方:生晒参(超微)2包,茯苓15g,白术10g,甘草5g,柴胡10g,法半夏10g,黄芪30g,灵芝15g,炒山楂12g,炒麦芽15g,百合20g,桔梗10g,枸杞10g,淫羊藿10g,竹茹10g,菟丝子10g。15剂,每天1 剂,水煎,分2 次温服。
二诊:2017年11月15日,患者精神好转,乏力减轻,纳寐一般,头晕同前,大便干结难解,小便调,口干口苦。上方去淫羊藿、菟丝子及白术,加天麻6g、黄芩10g、葛根30g、夜交藤25g、合欢皮12g。15剂,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15天后患者复诊,症状均改善。后一直服用中药治疗。
按语:此案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及放疗后,出现一系列癌因性疲乏的症状。治疗过后所形成的瘀毒停留在人体,加上先后天之本受损,无力祛邪外出,瘀毒在体内耗气伤阴,而出现寐差、口干口苦等症。蒋益兰老师通过四诊合参,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方中生晒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枸杞、菟丝子及淫羊藿等滋补肾元;百合、黄芪、灵芝辅以益气养阴;麦芽及山楂提升食欲;桔梗携诸药上升至肺;竹茹及柴胡疏肝行气清热,主下行。患者服15 剂后,乏力症状减轻,纳转佳,用药通过补益脾肾,疏肝解郁,使精血互生,气血有源,切中疾病根本,使疲乏症状大为改善,整方升降有序,并调节情志,滋补得当,助精气营养全身,而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