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患者曾某,男,67岁,2020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发现肺癌半年。
现病史:2019年9月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2周”至当地医院行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病检,考虑“左下肺中分化腺癌”。2019年10月至某医院完善PET-CT提示左下肺占位,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右肺尖转移可能,2019年11月行至某医院开始行4周期PC方案化疗,化疗期间患者出现呕吐、食欲下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复查CT提示左下肺占位(约26mm×41mm)。患者考虑化疗不能耐受,为求中医药维持治疗,遂至蒋益兰门诊就诊。现症见:咳嗽,稍咳白色泡沫痰,乏力,无明显恶心呕吐,纳呆,寐尚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属气阴两虚,痰瘀毒结,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解毒散结。
拟方肺复方加减,处方:
明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法半夏10g 黄芪15g
蛇舌草30g 臭牡丹30g 猫爪草10g 半枝莲30g 全蝎6g
桔梗10g 桑白皮10g 南沙参10g 枳壳10g 枸杞子10g
灵芝15g 百合30g 甘草5g
*30剂,1剂/d,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2诊:2020年4月26日,患者咳嗽减轻,疲劳乏力、食欲均较前改善,精神尚可,仍稍有咳嗽,咯痰较前稍多,寐尚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考虑患者脾气渐复,外邪犯肺致气机不利,津液不布而成痰。继续益气养阴,扶正健脾的同时,加强宣肺化痰之品。处方:
明党参10g 茯苓10g 法半夏10g 灵芝10g 黄芪15g
蛇舌草30g 臭牡丹30g 白英10g 龙葵15g 南沙参10g
百合30g 麦冬10g 桔梗10g 百部10g 紫菀10g
郁金10g 枳壳10g 甘草5g
*30剂,1剂/d,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
3诊:2020年5月28日,患者咳嗽咯痰明显改善,晨起稍有咳嗽,无咯血,精神尚可,纳寐尚佳,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去白英、龙葵、紫菀、郁金,加白术10g,枸杞子10g,浙贝母10g,款冬花10g。30剂,1剂/d,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此后,患者坚持蒋师门诊服中药治疗,配合服用复方斑蝥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等中成药,以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散结抗癌。蒋师在益气健脾、养阴润肺、化痰散结、化瘀解毒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晨起稍咳,纳寐精神均佳,生活如常人。
按语:此患者完成4周期标准一线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因化疗毒副反应大选择中医药维持治疗。考虑患者化疗结束不久,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咳嗽咳痰、纳呆,蒋师辨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初诊侧重益气养阴,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用黄芪、百合、灵芝以益气扶正,健脾和胃;同时配合桑白皮、桔梗、法半夏降气化痰;加白花蛇舌草、臭牡丹、猫爪草、半枝莲、全蝎以加强解毒散结之力。服用30剂后患者精神状况及饮食均较前改善。2诊时考虑患者仍稍有咳嗽,咯痰较前稍增多,且白术偏于温燥,为防伤津,故去之并重用润肺化痰止咳之品,加百部、款冬花、浙贝母。患者服用30剂后,咳嗽咳痰明显改善。3诊时患者咳痰减轻,舌红阴虚之象改善,且无乏力疲倦之态,故继续加用白术、枸杞子以健脾益肾,并继续配合润肺化痰之品,此后定期复查,瘤体控制较好。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
![]() 公众号预约挂号 ![]() 支付宝预约挂号 ![]() 视频号 ![]() 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