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名贵中药的验收经验
山西王满恩老师写的《饮片验收经验》是一本非常有实际使用意义的书籍,一共收载了饮片537个,彩色图片2074副,全部为中国药典2015年一部收载品种。我另外还参照了广州药检这个平台及其他老师们的经验,列举了几个品种的鉴定方法。
1. 马鹿角与梅花鹿角的区别:马鹿角,大,通常分成4-6枝,全长50-120cm,主枝弯曲。直径3-6cm,基部盘状,上具不规则瘤状突起,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小孔,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或者微带淡褐色,多呈灰褐色或者青灰色,具蜂窝状孔,具光泽。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与主干呈直角或钝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习称坐地分枝,第二枝与第三枝相距较远,表面灰褐色或者灰黄色,有光泽,角尖平滑,中下部具疣状突起,称骨钉,并具长短不等的断续纵棱,习称苦瓜棱。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长30-60cm,直径2.5-5cm,侧枝向两旁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近,第二枝与第一枝相距较远,主枝末端分成两小枝,表面黄棕色或者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下面具明显骨钉,纵向排成苦瓜棱,顶部灰白色或者灰黄色,有光泽。
2. 花鹿茸与马鹿茸的区别: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细,外皮红棕色或者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者棕黄色细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稀,分叉间具有一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者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具有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单门),二个者(莲花),三个(三岔),四个(四岔)等。东马鹿茸单门挺长25-27cm,直径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者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处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与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西马鹿茸大挺多而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者黑灰色,锯口处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3. 鹿茸片的等级:蜡片,半蜡片,粉片(白粉,红粉,黄粉),血片。纱片,骨片。蜡片是鹿角最上层的部分,一枝鹿茸切3-5片,透明有点胶质的感觉,半腊片,最外围胶圈是透明胶质的,内圈毛孔细腻,白粉片最外围胶圈不透明,而是黑色的厚厚一圈,中心部位越白说明越纯,白粉之后是红粉,红粉是内圈颜色不同,血片是鹿茸里含鹿血最多的地方,内圈毛孔粗大,中间发红发黑,骨片的孔大且多有裂开。
1. 冬虫夏草的鉴别:①正品虫体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足八对,中部四对足明显,虫体表面有一宽三窄纹理,头部红棕色,大部分包埋在子座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三分之一,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断面可见不规则的内脏痕迹,闻之,具香菇气,触之,略具弹性。伪品:亚香棒虫草,虫体灰白,虫体表面具黑色点状气门,中体表面不呈一宽三窄排列,头部略大,黑眼睛明显,造假的有的进行染色,用棉签蘸酒精或者檫汽油一擦就掉色或者进行水试。新疆虫草,虫体暗红色或者紫红色,足不明显,子座少见,有时则较短,顶端膨大成球状,中体表面纹理不呈一宽三窄。伪品接头草的子座为木质草根所做,断面有木心,质硬,无孢子部位。凉山虫草,虫体棕褐色,新鲜时紫褐色,子座细长,呈线状。淀粉制伪虫草,质坚实,子座脆而易断,遇水软化,加碘蓝色。草石蚕:无子座,无足,环节4-8个。地蚕:无子座,无足,环节5-12.蛹虫草:为虫蛹与子座组成,无足,环节6个左右,子座多枚。栽培虫草:东阳光集团,子座细,色浅,体轻,多弯曲。大小是野生的1.5倍,气味很腥,甚至有的不长子座,或者尾部长子座,有消化腺,但是只有一个点,甚至一个点也看不见。②虫草质量:高海拔头期草黄金比例是虫:草=2:1;不同生长期冬虫夏草质量不同,越往后,草体越长,虫体越干瘪。增重草,虫体有泡,色浅,质硬,入手沉淀。回收草,漂白,染色,时间久了,发绿。虫蛀草,外表完好无损,草头霉掉,虫体一捏就瘪。泡酒草:酒味明显,色白,质硬,体轻。泡水草:色黑,质硬,断面色黑。
2. 西红花:本品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体轻,质松软,暗红色,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苦。水试,可见橙黄色呈直线下降,并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取本品少量,置白瓷板上,加硫酸一滴,酸液显蓝色经紫色缓缓变红褐色或者棕色。西红花的伪品:玉米须,纸类加工,红花,其他花瓣剪裁染色等。
3. 贝母:①松贝呈类圆锥形,高0.3-0.8cm。直径0.3-0.9侧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②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内有新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残茎。③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cm-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者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而钝。有黄炉贝与白炉贝。平贝母:本品呈扁球形,高0.5-1cm,直径0.6-2cm,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外层鳞叶肥厚,大小相近或者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尖或者微凹入,常稍开裂,中央鳞片小,质坚实而脆,断面粉性,微苦。平贝母大小悬殊,小的5mm以下有怀中抱月特征,但月(小瓣)比怀(大瓣)短,小瓣仅是大瓣的1/2-2/3,味入口即苦,这三点与松贝区别。个大的(5mm以上)特点就是平,两面都很平坦,而其他贝母都是下平上尖。⑤新疆贝母:呈扁球形,高0.5cm-1.5cm,表面类白色,光滑,外层鳞叶两瓣,月芽形,肥厚大小相近而紧靠,顶端平展而开裂,基部钝圆,内有较大的鳞片和残茎,新芽各一枚,质硬而脆,断面粉性,气微,味微苦。伊利贝母,呈圆锥形,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心脏形,一片较大或者近等大,抱合,顶端稍尖,稍有开裂,基部微凹陷。这两者统称为伊贝母。内地中医极少开伊贝母,多冒充川贝中的青贝,炉贝出售,但没有川贝初入口的微甘,一有味就是苦。青贝与新疆贝母的区别是青贝侧面观顶端如鸟嘴张开,或者两瓣一高一低,新疆贝母顶端平,青贝顶面观中央裂口椭圆如人眼形,新疆贝母裂口正圆形,青贝两瓣相交处较大的瓣边缘直或者微弯,较小的瓣在裂口处向外弯曲较大,新疆贝母两瓣弯曲程度相同。⑥栽培品是2015年药典新增品种。称太白贝母,也有微甘后微苦特征。⑦川贝母价格高,伪品多。看表面,松贝青贝炉贝表面光滑,色白如墙,各种川贝入口即觉微甜,几秒钟后才出苦味。而冒充的其他贝母都是入口即苦。⑧川贝为百合科川贝,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形状不同分为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⑨浙贝: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者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椭圆形或者类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⑩湖北贝母:本品呈扁球形,高0.8cm-3.5cm,表面类白色或者淡棕色,外层鳞叶两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顶端闭合或者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元宝状,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湖北贝母个大如浙贝,特点是鳞叶边缘薄似刀刃,内部小鳞叶细小,市场上卖的湖北贝母常有粗糙外皮,湖北贝母基本上是栽培品,中医很少开,常混入浙贝母中卖.
4. 人参:①分国产与进口。国产包括野山参,移山参,林下参,园参(鲜人参,生晒参,白参,红参,活性参);进口参(高丽参)。②根据叶子的形态判断参龄:一年生:一片三出复叶;两年参:一片五出复叶;三年生:2片五出复叶,对生;四年参:三片(轮生)五出复叶;五年生:四片(轮生)五出复叶。③移山参:是将小枝野山参或者园参移栽到山中而成的山参,其质量和价值比野山参低。其特征为芦碗显得较长而芦碗稀疏,有的芦碗呈竹节状,艼的形状少有“枣核”,多为上粗下细的“顺体艼”,有的参艼数量多,粗大(甚至如主根粗细);体形多为顺体,少有横灵体;表面皮纹较为松泡,粗糙,环纹显得粗而不细,稀疏而浅;须根细嫩而短,下端分叉多,“珍珠点”少。④林下参:模拟山参习性,采用人工播种,不经过人工管理的药材,20年的林下参与山参可以媲美。它的艼细而少。⑤园参:主根纺锤形或者圆柱形。⑥红参:红棕色,半透明。⑦进口人参:朝鲜人参,日本红参。⑧伪品:栌兰,商陆,紫茉莉,野豇豆,山莴苣,华山参,牛蒡根,续断根,华北鸦葱根。⑨人参片都是由生晒参切的片,没有芦头,也没有艼与细根。主要看以下特征:饮片边缘起伏不平且不规则,若起伏小就要怀疑加了增重粉;饮片切面手摸不滑,能看到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裂隙;人参饮片嚼烂咽下,甜中带苦,有土腥气,味越浓越好。若嚼之味淡或者无味是劣品;人参饮片切面是黄白色,若显棕黄色晦暗的为陈货,口尝有异味。⑩人参饮片与西洋参的区别:人参外圈(皮部)和中间常有放射状的裂隙,西洋参没有裂隙;用舌头迅速舔一下饮片,人参甜味为主,西洋参苦味为主。⑪山参与园参的区别:芦头:山参芦头细长,扭曲,芦碗小而紧密有堆花,四面环生;园参芦头粗短,直挺,芦碗大而宽疏,一面生或者两面生。山参(枣核艼)须稀少下顺;园参笨艼多而平伸上翘。山参主根粗短,上粗下细纺锤形,形体健壮,质地松泡,支根少,多数两条,粗短且尖,健壮如短鸡腿,分档人字形,环纹细而深(习称螺旋纹),集中在主根肩部,表皮细腻紧密,有光泽,习称细桔皮,须根细长,毛须互生,柔韧有弹性,珍珠疙瘩明显,须根上珍珠疙瘩大而明显,习称珍珠点;园参主根上细下圆柱形,形体肥胖质地实沉,支根多,臃肿而长,多姿多态,环纹肤浅,疏布全身,表皮粗糙宽松,无光泽,须根粗短丛生,嫩脆,无珍珠疙瘩。
5. 牛黄:牛黄鉴别要点:①挂甲:牛黄加小许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退,染时有清凉感透入指头。②外观自然,黄红色至棕黄色或有乌金衣。③取烧红小针刺入牛黄,真品则分裂。④针刺入牛黄,出针后不带黄色。⑤牛黄投入清水,吸水变湿不变形。⑥气清香,嚼之先苦后甜,有清凉感。⑦伪品:猪黄,牛羊草结,人黄,骆驼黄,熊胆黄等代替色。⑤牛黄投入清水,吸水变湿不变形。⑥气清香,嚼之先苦后甜,有清凉感。⑦伪品:猪黄,牛羊草结,人黄,骆驼黄,熊胆黄等代替色。
6. 海马:海马为海龙科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者小海马的干燥体。形状主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药用雌海马比雄海马好,雄海马因为有育儿囊吗,所以营养被育儿囊吸走,质量没有雌海马好,而且育儿囊容易被奸商增重,大海马的管状长吻到眼睛的距离与眼睛到头顶的相等,线纹海马的长吻长于吻到头顶的距离,且头部与身体侧面可见浅色点,线,三斑海马背部三个黑点,刺海马背部有尖刺。对观照视,海马的嘴与肚子是透亮的,用手捏喙可扁,折之可弯,雄海马的育儿袋应该是扁的,不应饱满坚挺。雌海马肚子下有个孔,不能是胶类封闭的。
7. 三七:为五茄科三七的干燥根与根茎,支根为筋条。根茎为剪口。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者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提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三七粉为灰黄色粉末。筋条成圆柱形或圆锥形,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边缘深绿色或者灰色。打蜡三七,表面棕黑光亮,摸之滑腻,泥土少。表面有皮筋痕的有两种情况:①个头特别大的如10头,13头的。很可能是用小个三七拼接的。②个头中等的如50头,60头的多是趁鲜将三七和剪口勒到一块的,做成猴头三七(瘤状疙瘩多),用水泡半天就能看出是哪种了。三七素以铜皮铁骨狮子头为佳,现在所谓的铜皮(灰黄色)多是土的颜色,用水刷掉就是铁皮了(灰黑色),铁骨是在晒干过程中多次揉搓形成的,现在是烘干,里面是灰白色的。冻干三七,是新鲜三七通过洗刷脱毒后冷冻,使三七的水分结冰,之后在真空的条件下逐渐升温至干燥,成品形状与三七一样,但质地轻泡,酥脆易碎,有效成分含量高,重金属与农残低,土少容易粉碎。伪品有:木薯,珠子参,白芨,菊三七,竹节三七,血三七等。滇三七与广三七的鉴别要点,滇三七表面灰黄色(本色)或灰褐色(撞后所致),支根少,钉头多(瘤庄突起),除去支根(做筋条用);广三七表面黄褐色,多有支根,无瘤状突起
张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