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作为一名中药学师承人员,我们首先应该多了解一些中药学的历史。翻阅古籍,追溯祖国医药的历史,自古都是医家善药,药家善医,这也是中医药人才得以传承下去的传统特色,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大家如孙思邈、李时珍等皆是既精通岐黄医术、又熟谙本草药性。而现在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不精通中药,甚至抵制中医药,导致中药在临床上与医疗的脱节及中医药发展的缓慢与困境。而中药师对临床用中药的应用、鉴定等经验不足,导致药房无法对临床提供指导或者供应的药品质量不佳,大大影响了中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
结合医院实际,现阶段对于基层中药专业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中药学、炮制、鉴定、药理药性、中药制剂有关学科的全面掌握将会有力促进医院中医药学的发展。专业人员应从基础工作做起,从了解每一味中药做起,从简单处方做起,密切联系临床需求,在合理用药原则指导下,更新和拓展专业眼界,以填补实际工作的不足。
在医院药学工作中,中药源头控制、质量鉴定、炮制品选用及中药制剂研究均是中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础的药学工作。学习一门学问,就不是速成和一蹴而就的,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向老一辈中药学专家学习,认真钻研,态度务实。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族医药经过与疾病漫长斗争、捍卫并延续了人类的历史,给炎黄子孙后人留下了无比灿烂的文化财富和博大的知识宝库,等待我们后人去传承创新、努力学习并深入发掘。
袁清照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