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医院动态
医疗前沿
聚焦媒体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郭建军:以中医智慧 破解非洲顽疾
来源:针灸推拿科  作者:齐红梅
时间:2025年04月05日  浏览: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秉承中国医疗队精神,2025年3月,新一批中国医疗队员跨越1.3万公里抵达中塞友好医院,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郭建军副主任医师成为了中国医疗队的一员,开始了新一轮的援非征程

授之以渔:从中国输血非洲造血

Does it working?24岁的医学生Ibrahim趴在治疗床上,眼中满是疑虑。他的腰椎在周末搬重物不慎扭伤,此刻正接受郭建军医生的整脊治疗。随着一声清脆的喀哒,年轻人突然睁大眼睛:The pain...its gone!围观的当地医护人员发出阵阵惊叹,这一幕发生在3月21日的中医整脊培训课上。

 

郭建军医生在授课“中医整脊技术“

郭建军医生在授课“中医整脊技术“

 

这绝非偶然。早在3月13日的中医药中心需求调研会上,中医专家组就记录下塞方三大痛点:针灸耗材短缺、技术基础薄弱、文化认知空白。面对这一情况,郭建军第一时间将针灸针具紧缺的紧急需求向国内汇报。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快速筹集8万支针灸针从湖南飞越重洋运抵弗里敦这一高效务实的援助行动,不仅解决了当地医疗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更展现了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中国速度湖南担当

而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团队制定的本土化培养计划让塞拉利昂医务人员成为不走的中国医疗队。正如郭建军所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治病救人,更要留下一把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

整脊手法要像握椰子一样,力度在指腹不在指尖。建军用当地生活场景作比喻,手把手指导学员触诊腰椎。来自农村的Aziz课后激动地说:这比西药止痛片管用多了!我要让全村人都知道中的魔法。

银针闪耀:当中医智慧遇见非洲顽疾

没有CT,没有核磁,连唯一的DR机也宣告罢工——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医疗队的听诊器和银针成了最可靠的武器。刘龙飞总队长感慨:在资源极度匮乏的非洲,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被无限放大。

中医门诊患者络绎不绝郭建军医生带领中医组队员刘春雷、盛希,有条不紊,为病友亲自施术。52岁的渔夫Brima因常年劳作患上严重肩周炎,三次针灸下去就能重新撒网;48Aminata膝关节炎经过的针灸膝痛明显缓解;偏远工地被毒蜂蜇伤的重症同胞,在西协同诊治下转危为安,顺利出院。中医组在郭建军医生的统筹下,系统梳理古今医籍,结合诊疗经验,创新性地编制了《热带地区虫毒伤害中医诊疗指南》,后续中医药中心将系统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让他们成为技术的二传手,人人掌握。把中国经验播散到塞拉利昂各地。      

Chinese acupuncture is real magic!这样的赞叹声在诊室此起彼伏。据统计,中医门诊量30人次,复诊率高达91%,针灸成了医院受欢迎的明星。刘龙飞队长感叹:在这里,一根银针胜过千言万语。

 

郭建军医生为毒蜂蜇伤患者做针灸治疗

郭建军医生为毒蜂蜇伤患者做针灸治疗

 

驻非日记:刀削面与井水泵间的诗意栖居

医疗队的驻地飘着山西面香。揉面要像和药泥般讲究筋道。籍贯山西的郭建军示范刀削面,队员们笑称这是最治愈的团建。而在后院,新垦的菜地冒出嫩芽。

郭建军在垦荒种菜。

郭建军在垦荒种菜。

 

生存智慧在这里被重新定义郭医生自己调侃道前院看诊,后院帮厨,上房制水,下地开荒。当某天制水系统再次罢工时,队友们在烈日下清洗、替换制水设备的场景,成了最生动的国际主义注脚。

湘江连大西洋:永不褪色的红色医者

1973年首批援塞医疗队算起,52年来已有217名湖湘医者在这里接力。如今,郭建军团队的白大褂上既沾着洞庭湖的晨露,又映着大西洋的晚霞。

真正的援助是点燃希望之火。月主题党日活动中,队员们反复重温这句话。当他们培训的当地医生开始独立接诊,当针灸技术、整脊手法被编入塞国乡村医生手册的时候,那些晒脱皮的肩膀、磨破底的皮鞋,都化作中非友谊大厦最坚实的基石。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公众号预约挂号

支付宝预约挂号

视频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