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某,女,46岁,住址:长沙市岳麓区。
初诊(2009年4月20日):
主诉下肢浮肿半个月。服西药治疗(具体药名不详)效果不佳,今来我院寻求中医治疗。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现症:下肢浮肿,下肢麻木,脚后跟痛,心慌、腰痛,月经2个月未至。舌质稍红,苔薄微黄,脉细滑。体查:血压120/70mmHg,双下肢指凹陷性水肿。理化检查:小便常规:BLD(+2),镜检(-)。西医诊断:水肿原因待查。
患者月经2月未至,经水不利,肾虚血行不畅,水湿停留故见下肢浮肿、腰痛、下肢麻木。舌稍红,苔薄微黄,脉细滑为肾虚水停之象。辨证为肾虚血瘀,水湿停滞。治法以益气活血,补肾利水。处方:
黄芪30g,当归10g,丹参20g,杜仲15g,川断15g,怀牛膝10g,茯苓15g,肉桂5g,泽泻10g,益母草20g,车前草15g,鸡血藤20g,汉防己15g,甘草5g。7剂,每日1剂。
二诊(2009年4月27日):下肢浮肿、心慌减轻,腰酸,下肢稍麻,脚后跟痛。舌质稍红,苔薄微黄,脉细。患者服药后水肿减轻,辨治同前。处方:
黄芪30g,当归10g,丹参20g,杜仲15g,续断15g,怀牛膝10g,茯苓15g,肉桂6g,车前子15g,泽泻10g,益母草20g,鸡血藤30g,木瓜15g,甘草5g。7剂,每日1剂。
三诊( 2009年5月4日):下肢浮肿基本消失,下肢麻木、腰酸、脚后跟痛均减轻。舌质稍红,苔薄微黄,脉细。服药后下肢水肿基本消退,诸症减退,仍以前法以巩固疗效。处方:
黄芪30g,当归10g,丹参20g,杜仲15g,续断15g,怀牛膝10g,茯苓15g,肉桂5g,车前子15g,泽泻10g,益母草20g,鸡血藤30g,木瓜15g,白术15g,甘草5g。7剂,每日1剂。
按语:患者临近天癸绝的年龄,经水不利,肾气渐衰,水道不利而出现下肢水肿等症,辨证为肾虚血瘀,水湿停滞。治疗以益气活血,补肾利水为法,处方用黄芪补气;当归、丹参、益母草、鸡血藤活血利水;杜仲、川断、怀牛膝、茯苓、车前草、泽泻、肉桂、汉防己补肾利水。服药后,患者水肿有所减轻,二诊加入木瓜舒经活络。三诊时患者下肢水肿基本消失,腰酸、下肢麻木、足后跟痛明显减轻。故续服二诊方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