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作者呼吸科 刘玲玲
如果说患者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那么我们的关爱则是患者最好的补药。就在12月10日科室收治了一位患有慢阻肺的老红军。
或许是因为患者对医院这个环境的抵触,亦或是对病危二字的恐惧,刚来科室那会老嗲嗲的脾气比较暴躁,不太配合我们日常工作,譬如说吸氧,心电监测,简易BIAPAP呼吸机,他常常嘟囔说“:这么多的天线、地线管路缠着我,不方便我穿衣、喝水、上厕所、侧身翻转,这些仪器让医生都给我停了!”
每每这个时候我们总会耐心地解释道“嗲嗲,这个监护可是为了您老的病情着想的,万一有个什么变化,我们也可以及时发现,你老是军人,应该比我们更加懂规矩,有坚韧、坚强英勇无畏的精神,只要一聊起那过去的事情,他眼睛里便泛起了光芒,开始一一道来条件恶劣参军,上战场........顺势我们便给他把监护上好,氧气带好,慢慢地嗲嗲虽然有所改变,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的烦躁与不安。
鉴于嗲嗲的这种情绪,科室的姐妹们每次查房时都会耐心地告诉他今天的治疗有哪些?作用在哪?晨间护理时都会特别细心的将嗲嗲的床单位整整的干干净净,问候他昨夜里的睡眠情况。卡耐夫斯基曾说“: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最渴望的是家人的关爱,而最容易忽视的也是家人的关爱“。身处病痛的老嗲嗲有着一对孝顺的儿女,女儿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最可口的饭菜、最营养的汤,一直陪伴其左右,儿子也是一有空就来病床陪护,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而我们在与老人交谈的时候也会谈及每一项治疗的必要性并给予他战胜疾病的勇气。在我们的关爱与家人的呵护下,老人逐渐配合我们的工作,病情好转出院时不断夸赞我们照顾周到,耐心细心服务。
一个微笑,给予患者心灵的慰藉,一声问候,让我们开启与患者的交流,一声关爱,让患者满是动力战胜疾病,愿关爱这剂“补药”能够滋润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